中吉文化研究院
发布于 2025-08-31 / 11 阅读
0
0

从 Alef-Bet 到 Arip:字母、起源与柯尔克孜世界观

alphabet/алфавит 的来源

· “alphabet/алфавит”来自希腊字母前两位:Alpha(开始)与 Beta(延续)。

· 拉丁字母由希腊字母演变;西里尔字母在后世基于希腊传统改制。

· 希腊字母本身借鉴了腓尼基文字:Alef(公牛)与 Bet(房屋)。

· 阿拉伯语与希伯来语保留“alef–bet”的称呼。

· 柯尔克孜语“alipe(алипе)”源自阿拉伯语“alif–ba”,并非本源柯尔克孜词。

“Arip(арип)”:传统称谓与词源观

· 在古突厥(鄂尔浑—叶尼塞)传统中,字母集合称“Arip(арип)”。

· 我们历来说“拉丁арип”“阿拉伯арип”;自西里尔引入后普遍说“алфавит”。

· “Arip”可析为“Ar + Ep”:

· Ar:尊严/纯洁/可敬(如 ар-намыс、ардактуу、ары、ариет、аруу)

· Ep:与女性、手艺/方法相关 → 合为 Arip

San-Arip 与发音要点

· San-Arip 是什么?据讲者:以两类元音为纲来理解“Arip”。

· 柯尔克孜语元音分两组:粗/后元音与细/前元音,共(据讲者)8 个元音。

· 原话列举:粗元音 A, O, U, Ы;细元音 Э, U, O, Й(原文处疑有重复/口误,按原意保留)。

· 辅音如 R, B, T, K 等;在不同元音环境中,拼写/发音呈现差异。

· 学者已能较顺利解读鄂尔浑—叶尼塞石刻文字。

文化哲学与空间隐喻

· 哲学对应:粗元音象征男性开端,细元音象征女性开端(类比“阴—阳”)。

· 社会分工隐喻:男人如“山洪(sel)”,女人如“手/湖(kol)”,一动一静、相辅相成。

· 毡房空间:进门左侧(托尔 tor)为男侧,右侧为女侧。

· 谚语:两半合一方为完整。

亲属称谓与语言能量

· Ata(父):两次 A 象征力量;为守护者、谋划者、责任承担者。

· Ene(母):首先给予慈爱、唤醒情感;父亲则传授理性与生活本领。

· 母语称谓(Ata/Ene)具唤起之力;外来称呼“mama/papa”缺少同等文化能量。

语言的力量

· 语言是民族与生活的工具:连接过去与未来、显露内在世界。

· 现实混语:在中国的柯尔克孜人夹杂汉语;在柯尔克孜斯坦夹杂俄语/英语。

· 倡议:重视母语的独特表达与力量。

课堂活动与练习

· 术语辨析:alphabet / alipe / arip 的差异与渊源。

· 时间线演练:腓尼基 → 希腊 → 拉丁/西里尔。

· 发音练习:按粗/细元音分类词汇,观察辅音变化。

· 讨论:母语词汇如何影响身份、情感与责任感。

附录:中文全文翻译

我们现在把“字母的集合”叫什么?上学时老师教我们“alphabet”或“alipe”,“alphabet”这个词本义是什么?按逻辑它来自该字母表的前两 个字母(alpha–beta),不管是西里尔字母还是拉丁字母,它们的根子都出自希腊字母,拉丁人从希腊人那里抄来并加以改造;后来斯拉夫世界又在此基础上作了调整,形成了西里尔文字。

那为什么我们把这些字母称作“alphabet”?希腊人的解释是:第一个字母 Alpha 表示“开始”,第二个字母 Beta 表示“延续”,于是把字母的集合称为 alphabet,类似的,在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里,有“alef–bet”,我们柯尔克孜语里说“alipe”,其实这不是纯粹的柯尔克孜词,它来自阿拉伯语的“alif, ba”。

不过,尽管很多字母今天看起来是希腊的,希腊人也并非凭空创造,他们是借鉴了腓尼基的文字,腓尼基人的第一、第二个字母是 Alef 和 Bet,其中 Alef 原指“公牛”,Bet 原指“房屋”,这两者和“开始—延续”的逻辑看似无关,但历史事实如此,希腊人把它们读作 Alpha、Beta,并赋予“开始—延续”的意义,于是“字母集”就叫 alphabet,至于我们柯尔克孜的传统,古突厥(鄂尔浑—叶尼塞)文字体系中,字母集合的称呼叫“Arip”,我们自古就把各种字母叫“арип”,如“拉丁арип”“阿拉伯арип”,自西里尔引入后,才广泛使用“алфавит”。

“San-Arip”是什么?在柯尔克孜语里,按传统第一、第二个字母也对应发音类别,我们把元音分成两类,并以这两类元音为名称而称之为 Arip,按照柯尔克孜的拼写规则,元音有“粗/后元音”与“细/前元音”两组:粗元音 A、O、U、Ы;细元音 Э、U、O、Й(原文处有重复/可能口误,此处按原意保留),柯尔克孜语共有 8 个元音,其余如 R、B、T、K 等为辅音。辅音在粗元音旁与在细元音旁的写法/发音会有所不同,我们的学者并不落后,如今能较轻松地读懂鄂尔浑—叶尼塞石刻文字。为什么叫 Arip?因为“Arip”可拆为“Ar”与“Ep”,“Ar”意为尊严、可敬、纯洁(如:ар-намыс、ардактуу、ары、ариет、аруу等),是强而有力、让男人懂得的词;“Ep”本义与“女性、手艺、方法”相关,二者合为 Ar+Ep→Arip。

从哲学上讲,粗元音象征“男性开端”,细元音象征“女性开端”,古语中,男人称“Er”,女人称“Ep”,以毡房(bоз үй)为例,从门口进来,左边(托尔 tor)属男性一侧,挂鞭与兵器;右边则是女性一侧,摆放炊具器皿。男人像山洪(sel),能摧枯拉朽;女人像双手(kol),能抚平整饬、清理污浊、复归秩序,女人贤巧(эпчил)、慈爱、细腻,我们常说“两半合一才完整”,男女相配方成合一;各自孤立都不完整。

比如“父亲”(Ata)与“母亲”(Ene),“Ata”里两次出现 A,象征力量;父亲是守护者、谋划者、承担责任的人,“Ene”首先给予孩子慈爱;母亲唤醒孩子的情感,父亲给予孩子理性与生活本领,过去孩子听到“父亲要来了”会收敛端正;遇到委屈则说“我要告诉妈妈”,母亲会保护、抚慰,柯尔克孜语的许多词自带独特能量与力量,可如今不少孩子先会说外语词汇,我们称呼父母常说“mama/papa”,这些词没有我们母语“ata/ene”那样的力量与品性唤起,语言是民族的工具,是生活的工具;通过语言我们连接过去与未来,认识我们的内在世界,如今我们常混杂使用别国语言——在中国的柯尔克孜人夹杂汉语,我们在柯尔克孜斯坦又夹杂俄语或英语——这让我们对母语的价值缺乏体认。


评论